在桶装水市场高速成长的背后,是一片大小水品牌的搏杀声与层出不穷的“假水”现象。2007年,有关北京市场半数桶装水是假水的传闻曾经震惊了行业内外。本月,贵州“竹源牌”桶装水因消毒不严造成贵阳多个单位爆发甲肝疫情的事情被媒体曝光,一时之间,全国哗然,各地质监部门都将“竹源牌”桶装水列上了黑名单。 从当初的“黑水”,到后来的“黑桶”,再到如今的“甲肝水”,一桶小小的饮用水被一次又一次的质量问题搅得浑浊不堪,行业形象跌至谷底。而致病的桶装水能够大肆地流通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出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虽然卫生部已经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售“竹源牌”桶装水,但是这并不能弥补那些因此染病的消费者的损失。…
贵阳围剿“竹源”桶装水
日前,贵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制定了《贵阳市桶装饮用水和餐饮业卫生监督专项工作行动方案》,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竹源牌”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单位及供水站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据悉,贵阳市成立了桶装饮用水和餐饮业卫生监督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而各区(县、市)卫生监督所也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在辖区内依法开展桶装饮用水和餐饮业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行动。
贵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竹源牌”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单位及供水站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2008年4月2日前生产的“竹源牌”桶装饮用水依法进行行政控制;对2008年4月2日以后生产的“竹源牌”桶装饮用水立即现场销毁。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立即对本辖区内的桶装饮用水生产单位及供水站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摸清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单位及供水站底数,必要时进行抽样检验。贵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组成3个检查组,进行督导和检查。
据悉,4月9日以来,贵阳市卫生监督机构共封存“竹源牌”桶装水和空桶754桶,其他商标有问题的桶装水54桶,责令75户无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桶装水供水站停业整顿。经调查在2008年2月20-3月10日期间曾饮用竹源牌桶装水的集体单位有52家,目前52家用户均已停止使用竹源牌桶装水。贵阳市卫生监督所提醒广大市民,凡已购买“竹源牌”桶装饮用水的单位和个人,请立即停止饮用,就地保存,并报告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统一回收处理。